中国教育不能提供足够符合社会所需的人才

2013年10月21日

作为世界顶尖的咨询公司麦肯锡咨询公司,每年都会组织大量人力物力,以公益性的政策研究内容,提供某一领域的分析判断。其中,在近日所了解到的一份麦肯锡报告说,中国缺少人才,中国教育体制不能提供足够中国社会所需要的人才。

中国高等教育目前的培养模式不适应全球化发展

中国自1998年大学扩招之后,已经变成了全世界大学生最多的国家。扩招后中国的高等教育有了长足的发展。当时我们提出三年扩招一倍,结果是6、7年的 时间内,大学入校生增加了5倍。与此同时,伴随扩招的巨大成绩之外,也出现的一系列问题,这也是有目共睹。但是麦肯锡报告认为,中国人才还不够,这出乎人 们的意料之外。我们有这么多的学校、硕士生、博士生,为什么说我们人才不够?

报告中举了一个例子,中国大学里面,大概有33% 都是在学理、学工,国外一般只有10%至12%左右,印度仅为3%至5%左右。然而,按照他们的评估,我们学校毕业出来的合格工程师很少。我们的大学中, 工科学生比较偏重理论,动手能力、解决问题能力比较差。每年100多万工科毕业的,真正能够达到国际标准的工程师,大概只能够跟英国差不多。而英国大学生 人数大概只是中国十分之一。

我们需要大量的国际性人才。按照麦肯锡报告的估计,在未来几年里面,中国好的大学中有50%至 60%大学生未来有机会在跨国公司里面工作。但是通过对60多个跨国公司人事部门的了解,报告认为我们的大学毕业生能力不强,特别是英语沟通能力和一般的 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

麦肯锡报告在经过详细分析后认为,按照目前的培养方式,中国的教育机构恐怕不能适应中国未来经济发展和全球化发展。我们高等教育,基础教育,从数量来说,应该是世界第一。

但现在,我们应把工作重点和更多注意力要放到提高质量上来。光有数量,没有质量,不能适应社会的需要。

现在有些国内高校对教育质量的衡量是以教师在国外发表多少篇文章等为基础。麦肯锡报告认为,更应该看它培养出来的学生的质量。中国大学一直采取灌输知识的教育方式。而国外大学更强调的是学生的能力培养。

中国大学要改,要提高我们的质量。不能仅去把象牙塔做得更高、更尖。社会需要的是大量的有能力的人才。

改革开放把我们置于一个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这需要我们建立一个适应全球化的教育体制。高等教育的“大众化”不能只注重它的数量,不谈质量。应该是在规模扩大的同时,要进行一系列管理体制、教育结构、教学理念的调整。

加强学生的假期实习是弥补目前培养模式缺陷的有效办法

现在大学生普遍存在就业难的问题。 是因为大学生过多了吗?但企业都在说招不到人。不是大学生过多了,而是我们大学没有适应社会的需要。你跟任何老板和企业谈,他们都说他们找不到合适的人。

为什么每年1000多万新的就业岗位,就容纳不下几百万大学生就业?有两个大的问题:

第一,我们的教育不能给企业提供合适的人才。大学生本身不适应社会的需要,学生对社会不了解,眼高手低,要求很高,但去了之后做不了事。

第二,我们企业也不了解大学生。不知道大学生的情况怎么样。对大学生有过高期望值,而期望值又达不到,就觉得很失望。

特别是新的《劳动合同法》出台之后,企业雇人变得非常谨慎。这对新进场的大学生来说,不是好消息。

因此,教育要改革。但等到改变教学计划、教学方式、能力培养的一套新的教育模式出来,把教育体系整个改过来,那是很遥远的事情。

有没有解决办法?这就是实习。我们需要更加灵活、更自由、更深入的实习方式。首先,你能了解企业到底需要什么,机关在干什么,企业在干什么,大企业在干什么,小企业在干什么。知道最普通的工作人员是从哪儿做起。这也会帮助减低我们期望值,对社会真正了解。

第二,真正了解你自己喜欢什么。有一些同学不知道到底是去创业,还是去打工,去做这一个事情,还是做那一个事情。只有通过实践慢慢找到自己的位置。

第三,这是找工作的好机会。大学生找工作单纯靠递履历会非常难。实习之后,单位考验你之后,觉得不差,有机会就招你去了。国外很多学生、很多单位都这样来招工。

从企业角度说,学生完成实习工作之后,可以择优签约留下。这也减轻了企业用人的风险。同时,认真完成实习工作的人往往也是热爱这份工作的。

在这一个过程当中,大学生能够培养能力,也知道你的实际水平。在教室里面考试得A,对比实际社会的需求差距,会让大学生产生动力改善自己。而且经过几 次,才知道自己要什么,才知道哪一些课有用,哪一些课没有用,往哪一个方向发展,这样更加有利于大学生有针对性的学习。

 人才培养是企业重要的社会责任

在经济发达国家,大小企业通过实习方式选聘人才已经比较司空见惯,这不仅因为它操作起来成本很低,而且企业也视为自身社会责任的一部分,加上政府在税 收、医保、安保方面对大学生暑期实践的政策鼓励和推动,于是支持大学生暑期实践成为许多企业的自觉行动。企业选择人才时的自觉行为;大学生则可以身临其 境,把增强多元化的思维能力作为自己所学专业的补充。就供求两方选择之前已有较长时间接触而言,其选聘的成功率肯定高于国内频频举办的大学生就业招聘会; 就国内的高等教育改革而言,由于这种方式更接近市场和社会需求,也将有助于大学生在学院式培养过程中动手能力不足的问题得到某种缓解,进而提高大学毕业生 的就业率。

大学生就业和了解社会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全社会都应来关注。企业的社会责任不仅是做扶贫帮困之类的公益事业。培养人才也是企业的社会责任。从政府角度来说,政策上也要给予支持。在国外有的国家有一些政策鼓励,包括税收优惠等方面。

短期内,国内的教育体制不可能发生变化,政府与企业合力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这是一个补救的办法。但不管教育体制怎么改,课堂教育跟社会实践还是不能相互替代的。像西方国家,它的教育模式相对来说比我们更加接近市场,但是还是需要大量的社会实践。

社会第三方力量可为学生社会实践提供平台

目前,学生社会实践还存在信息获取利用的问题。 学校定点联系单位是一种方式,但学校主要精力要放在考核毕业生就业率,就业培训、就业指导等,因为这是 一个考核指标。至于实习,没有人去考核。学校就可能不愿意花太多时间和资源来做。而政府和企业大多又并不主动参与。

实际上,社 会第三方力量的参与是一个很好的办法。比如,最有效的是通过校友会。每一个校友会发动一个校友,学校帮忙去号召和动员,通过校友会的网络来做。发动校友帮 校友联系落实社会实践。所有学校校友会成员都动员起来,社会实践这一个问题很快会解决。从这一个意义上来说,也不要等政府。学校就可以做,这种举措是良性 循环,路子会越走越宽,思路也越来越开。不仅仅可以安排在国内进行社会实践,到国外去也成为可能。

同时,我们也可以在学校里面 组织学生来做,学生来组织一个团体专门帮学生找社会实践工作。学生的团体是非常活跃的,可以通过学生会寻找骨干做这一个事情。或者学校内部搞竞争,几个组 织同时做,让学生自己来选择。也可以通过学生组织成立社会实践办公室,跟校友会结合起来。这个过程中,并不一定需要专业的老师去主事,老师指导一下,在程 序方面帮助一些就足够了。

学生社会实践难,还与学校在学生社会实践过程中怕承担人身意外伤害责任,这其中基金会可以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如果学校派出去暑期实习,出事,它得负责任。如果你暑期回家了,它不管。你回家之后干一点什么事情,它也不管。学校不愿意介入,有私心,但是可以理解。

这几方面合不起来,缺一个黏合剂。而基金会是最好的黏合剂。由基金会提供资金、理念、平台,为学校解决后顾之忧,帮企业实现社会责任,呼吁社会关注,为大学生提供社会实践机会。

总体来说,中国这么大,什么人才都需要,各式各样人才都需要。我们不是美国模式、英国模式、日本模式,我们各式各样人才都需要。

我们学习西方要注意一点,现在社会变化太快。比如美国本身也在变,美国的一套制度也有很多僵化的问题在里面。曾经有人说过,当某一种技术能把社会生产力提高十倍的时候,这一个世界就要发生革命性的变化。当蒸汽机发明,把整个生产力提高十倍之后,就发生了革命。

现在,进入了电子时代,计算机的芯片每年翻1.8倍,几年就翻一番,5年就会增加10倍左右。互联网更快,变成了非常复杂的世界,在人类历史上从来没有 遇到过。这一阶段,中国进入了市场经济阶段,我们不能重复别人的路。如果我们再走日本模式——培养大量的“匠才”。像70、80、90年代,日本也取得了 成功,但现在日本经济上不去,这和一个教育体系以培养“匠才”为主而不是培养创造人才为主,有很大关系。

未来是大量小企业的世 界,需要技术创新、科技创新非常的多。变成了完全不同的世界,需要的人才可能是非常平坦式的结构,也可能需要几个大企业就足够了,但是需要大量非常灵活的 小企业,想一个主意办一个企业就能赚钱。这个时候需要什么样的人才?需要创新型人才,需要创业型的人才,需要非常灵活、几年就换一个公司的人才。这不是按 部就班学院式,三四年培养出来的,需要全新的教育体系。目前已经有了这一个雏形,有了一些尝试,比如美国的硅谷,但作为整个体系还没有出来。

中国是后来者,中国创造力如果够,我们有可能走出一条新道路来。因为我们是大国,完全重复别人的也不太可能,中国需要全新的模式。中华民族的企业家文化 是根深蒂固的。别的各种宗教,赚钱和赌博是一种罪恶。而中华民族和犹太文化,赚钱是光荣的。这一种文化弄得好,中小企业就会发展非常好。而这些东西靠正规 教育不太容易。正规教育是象牙塔,是搞原子弹等,这一些当然也需要。但中国需要更加灵活、更多创业型、更多发挥人积极性的体系。这样的人才需要这样的培养 体系、教育体系。而目前,这一套教育体系,我们还不存在。我不排除我们需要基本的教育,基本的识字、数学等等,这一些已经有了。现在是创新型社会,目前只 是一个口号,我们还没有真正的创新型社会的抓手。现在中央老谈创新型社会,用创新带动就业,思路已经有了,就是找不出办法来。

从这一个角度来说,我们研究、设计、呼吁、推动这一个问题,将是一个很好的领域。

  (中国改革发展基金会副秘书长,CCG副主任  汤敏)